养猪人一定要做的三件事,件件都影响养猪场利润
时间:2019-04-21 点击:3151
春季天气转暖,冬季易发的呼吸道病、腹泻、口蹄疫等疾病会逐渐减少,养猪人不用太担心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依旧有三件事是在春季一定要做的,因为这三件事每件都关系着养猪人口袋里的钱。
1、乙脑疫苗免疫
猪乙脑病毒全称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感染怀孕母猪后表现出流产、死胎的症状,感染公猪后出现睾丸肿大、少精、死精,少数猪感染后还会出现神经症状。为什么要在春季免疫乙脑疫苗呢?这主要取决于它的传播途径—通过蚊虫叮咬皮肤传播,蚊虫不仅仅是传播媒介,更是病毒的贮存宿主。所以,笔者提醒各位养猪的朋友,一定要在3-4月份给猪场的母猪和公猪免疫乙脑疫苗。
免疫方法:
后备母猪在6-7月龄(配种前)接种一次,后备公猪在5月龄接种一次,经产母猪和成年公猪每年春季全群普免一次。疫苗的免疫作用期为10个月左右,为了切断传染源、提高防疫密度,也给对育肥猪免疫接种。除此之外,消灭传播媒介也是防控乙脑病毒传播的重要一环,在蚊虫滋生的季节,一定要做好灭蚊工作,搞好猪舍卫生,保持良好通风。在这里值得提醒是的,注意清理猪场角落和有坑、沟、脏水、粪的地方,这些地方是滋生蚊蝇的重要场所。
2、给猪驱虫
入春后气温逐渐上升,也是猪场各种细菌和体内外寄生虫滋生的时间。有些朋友不知道此时应该驱虫,有些养猪人知道该驱虫,但是驱虫的时间和驱虫药的选择、用法是不对的,这样不能达到真正驱虫的效果,下面笔者会有详细介绍。俗话说,大病夺命,小病夺钱,寄生虫这种慢性、消耗性的疾病据统计会降低猪场利润的8%以上。
猪群要怎么合理驱虫呢?
笔者建议,种公猪每年驱虫4次,母猪在产仔时和小猪断奶时各驱虫一次(怀孕期尽量不要驱虫,多数驱虫药对胚胎有一定毒性),育肥猪可在断奶后15时驱虫一次,之后直到出栏再驱虫2次左右。每次驱虫时间为拌料用药7天,这样能驱除早期幼虫及各阶段虫体,把绝大多数的成虫和虫卵驱除干净。关于驱虫药的选择,建议选择复方驱虫药,例如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复方的驱虫药作用的寄生虫种类更广泛。驱虫及时的猪只,死皮泪斑较少,皮毛比较光亮喜人。
3、防春季常见病
春季较常见的疾病有流感、链球菌、腹泻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和温度、饲养管理的细节有很大关系。俗话说“春捂秋冻”,就是为了防止倒春寒出现。刚到春季,养猪人千万不要急着把塑料膜、火炉、热风机、小猪保温箱保温灯等设施撤走或者调低温度。大猪舍内,早上9点以后到下午5点时,可以适当打开门窗通风,有利于保持合适温度和通风,降低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危害。
而很多养猪人往往以为天气稍微一热,就把门窗开得很大,没有注意早晚的温度较低,殊不知就是造成猪流感的主要原因。还有链球菌,这个细菌在每个猪场都存在,并且是没有办法彻底清除掉的,而断奶是这个季节链球菌高发的猪群,链球菌会造成猪关节炎、脑炎、败血症等。
春季的这些小病,一般不会造成猪场特别大的损失,但是一定不要忽视,春季保温仍是重要工作,适时的保健也能提高猪群抗染病能力。
主营产品:复合漏粪板
相关新闻
-
养殖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安装水泥漏粪板?
水泥漏粪板因为漏粪效果好,价格低物美价廉,环境保护以定期检查,就算养猪厂的必需品也是散户的最佳选泽。在安装水泥漏粪板的时候有很多的要求,那么水泥漏粪板现场安装要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呢?下面小编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现场施工具备猪舍三相供电接入,距离安装现场不超过50米。 2、施工现场道路可让车厢13米载重40吨货车通行。 3、粪沟粪池池壁顶土建施工必须完成抹灰找平。 4、粪沟顶端平整度检测标准。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
2020-07-17 -
科牧华漏粪板更新换代,淘汰以前旧漏粪板!
科牧华农牧机械生产漏粪板设备十余年。在客户不断反馈过程中进行不断产品升级。第三代科牧华漏缝板生产设备对震动平台进行了优化及添加了自动磨面功能。对做出来的科牧华漏粪板,强度更高.缝孔更少.结构更合理1、生产线自动运行,生产人员仅需操作机器设备,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2、自动布料,在布料的同时进行振动密实作业,可节省时间并随时观察布料,提高工作效率。3、配有热继电保护器,防止电机过热,延长电机使用寿命。4、精加工系统自动化,取代传统人工磨面,减少人力劳动。
2019-05-22 -
选购水泥漏粪板的技巧
针对养殖业现代化的普及和提高,绝大多数养殖场开始普及漏粪板。市面上出现漏粪板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科牧华漏粪板厂家,为广大养殖户着想,介绍选购水泥漏粪板的技巧。首先看漏粪板外观:合格的产品外观应具备以下几大条件。1、表面平滑,水平高度差小于1mm。2、缝隙平直,宽度误差小于1mm。3、表面呈磨砂质感,无气泡,无水纹。4、与猪接触的所有棱角必须是圆角,不得有锐边、毛刺、无露筋、无裂缝、无缺棱掉角。其次表面还应满足以下数据:1、表面外延顺直度:四个角棱必须是垂
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