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非洲猪瘟疫苗取得阶段性进展
时间:2019-05-25 点击:3417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由该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被称作养猪业的“头号杀手”,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防治药物。2018年8月,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尽快突破非洲猪瘟疫苗研究瓶颈,创制安全有效防治疫苗成为当务之急。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非洲猪瘟疫苗科研攻关负责人介绍,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按照农业农村部党组统一部署,中国农业科学院将非洲猪瘟防控作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科研攻关任务,集聚优势资源,第一时间组建非洲猪瘟防控科技攻关项目组,以疫苗研发为重点,夜以继日,不舍昼夜,紧急开展疫苗、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灭虫技术等科技联合攻关。
据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在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阶段主要取得五项进展——
一、是分离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对其感染性、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揭示了我国非洲猪瘟流行毒株的基因组特点和进化关系。
二、是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三、是两种候选疫苗株体外和体内遗传稳定性强。分别将两种候选疫苗株在体外原代细胞中连续传代,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序列无明显改变,猪体内连续传代,也未发现明显毒力返强现象。
四、是明确了最小保护接种剂量,证明大剂量和重复剂量接种安全。
五、是临床前中试产品工艺研究初步完成。目前已建立两种候选疫苗的生产种子库,初步完成了疫苗生产种子批纯净性及外源病毒检验,初步优化了候选疫苗的细胞培养及冻干工艺。
截至目前,中国农科院非洲猪瘟防控科技攻关项目组在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灭虫技术产品研发方面,完成了非洲猪瘟病毒全基因组测定,克隆和表达了相关基因,构建了模式动物和猪源天然免疫和炎症应答信号通路,筛选出多个天然免疫抑制性病毒基因,完成部分基因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研制出检测速度快、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稳定性好的病毒核酸和抗原类快速检测试剂盒;采集到拉合尔钝缘蜱、全沟硬蜱、草原革蜱等12个蜱种,进行人工培养和生活史观察,筛选出快速消杀化学药物新组方和植物源杀虫剂有效组方;筛选出复合季铵盐消毒剂配方,完成了中试生产研究。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今天的通报还提到,下一步,该院将在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试与临床试验,以及疫苗生产的各项研究工作,尽快完成免疫机制、诊断检测、消毒灭虫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国家和行业需求提供及时、有效、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关新闻
-
几种原因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的防制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有传染性疾病因素引起的,也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引起母猪非传染性繁殖障碍的因素很多,如遗传因素、营养因素、不良环境因素及不孕症等,其中最常见的是不孕症引起的繁殖障碍,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几种原因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的防制措施1、不孕症引起的繁殖障碍1.1营养调控。体况瘦弱的母猪应加强营养,短期优饲,补喂优质青绿饲料,使其尽快达到七八成膘;对过肥母猪实行限饲,使其多运动并适当减料,直到恢复种用体况。1.2管理措施。对母猪进行调圈处理,用公猪刺激
2018-01-09 -
为什么玉米是最常用的能量饲料?
玉米被称为饲料之王,是最常被用来做饲料的能量饲料来源,那么玉米有什么优势呢?首先是玉米的适口性好。对猪来说,玉米的适口性要远远好于小麦和高粱,如果是简单的粉碎,小麦是有硬壳的,而高粱则涩味很浓,都影响猪的适口性。其次是从产量方面考虑。现在的玉米产量是几种农作物中最高的,一亩产量超过一吨的地方很多,而这么高的产量小麦和高粱是很难达到的。第三是适宜种植区域。玉米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普遍可以种植特别是东北地区,自然气候最适合玉米的种植,玉米的生长成熟期与当地的无霜
2017-11-24 -
怎样更好的养护水泥漏粪板?
水泥漏粪板之所以能够在养殖场上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水泥漏粪板具有有防疫、防腐、消毒、环保的特征。想要水泥漏粪板使用的更长久,就要注意养护,接下来小编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水泥漏粪板怎样更好的养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般在生产水泥漏粪板的时候尽量选择在阴凉的敞篷下面进行作业,最好不要暴晒,在凝固的时候需要将罗列好的水泥漏粪板码好使用不透气的篷布盖严实谨记不能见风,只要风一吹水泥漏粪板就会出现裂缝的现象,按照我说的操作水泥板凝固的时候不至于出现裂缝
2019-06-28